湖光倒映的五公园、晴岚山色的狼五山、环濠河两岸的博物苑、图书馆、通州师范学校......一个人成就一座城,张謇成就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穿越回百年前,张謇心中的“模范县”南通究竟是哪般模样?7月22日下午,又一部张謇研究的力作《雏形——张謇新世界之路》面世,新书座谈会在南通大饭店举行。众多张謇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重拾起历史长河里那段张謇在家乡办实业、兴教育、广慈善,推进地方自治的风雨历程,触及张謇的精神世界。
《雏形——张謇新世界之路》,书名引自于张謇名言“以成鄙人建设一新世界雏形之志,以雪中国地方不能自治之耻,虽牛马于社会而不辞也。”张謇立志将南通建成一个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城市样板,以此示范、引领中国走向强国之路。书中第一到第五单元,将时间定格在1920年前后,呈现南通地方建设最为辉煌时期的历史风貌;第六到第十单元,将时光回溯到1895年,回顾张謇创办实业的艰难历程和造福地方的杰出贡献,彰显张謇爱国爱乡、勇于担当、坚韧强毅、与时俱进的精神世界。全书10万多字,配以300多幅历史、文物照片,精心设计和编排,以文导图、以图鉴史、图文并茂,是一本易读易懂且具有艺术气息的学术专著。
座谈会上,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葛玉琴和张謇曾孙、江苏省人大常委、南通市政协常委张慎欣为新书揭幕。相关领导为南通企业家学院、南通市档案馆、南通博物苑、张謇研究中心等8家高校和收藏研究机构赠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真福祝贺《雏形》一书付梓发行,他表示作为江苏省内出版龙头企业,弘扬张謇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夯实爱国情怀是出版企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期待南通学者们有更多关于张謇研究的著作面世!
作者陈金屏为江苏省政协十届、十一届委员,南通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文博研究馆员,曾任南通博物苑副苑长。在从事张謇研究与传播的二十年多来,先后开展多个张謇专题研究,负责撰写和布展3个张謇重要展览,作者具有在博物苑、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和文化艺术创研中心工作的资源优势,以及展陈方面的独特灵感与经验。300多幅历史图片资料,平添了书本的历史“现场”感、壮阔感、真实感,使读者穿越时空隧道,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和融入那个虽已远去却又仿佛近在咫尺的鲜活的人物场景,代入感油然而生,恍若昨日。
陈金屏在介绍《雏形》时表示,张謇先生是一位有艺术情怀的实业家、教育家,一生著述丰硕,特别是为自已所创的企事业机构撰写了大量诗词、楹联、匾额、校歌、校训,也留下诸多实业、教育、文化、公益方面的演说和文稿,自己选取了其中与书稿内容贴切且文辞优美、意蕴深邃的词句用作标题,并在书中引用了词句所在原文,希望藉此让读者管窥张謇的文学艺术造诣。1920年,张謇主持出版《南通实业教育慈善风景图录》,刊载照片100多幅,二吾照相馆也拍摄留存了大量南通企事业和风光照片,希望将一百年前南通的山河城色、自治新气象,生动鲜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可以触摸这段珍贵的、真实的历史,记住张謇这位伟大的英雄。
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热烈座谈、畅所欲言。张謇研究中心干事会常务副会长马斌教授说:作者准确地把握到了张謇这位开路先锋的精神和情怀的脉动,书名“雏形”二字便是张謇一生高度凝练的写真。为了讲好张謇的故事、张謇的文化,作为南通本土的作者,陈金屏不仅是勤奋的,而且是睿智聪明的,充满悟性、洋溢灵气。
“纵观张謇的一生,从科举场屋的摸爬滚打,到纵身商海的戏水弄潮,从官场政坛上的左冲右突,到抗灾救灾的疲于奔命,从东渡日本的考察学习,到经营通城的殚精竭虑,所有的一切、一切的所有,无不为了他念兹在兹的‘新世界雏形’,正所谓:星星知我心、我心乃‘雏形’。”张謇研究中心干事会常务副会长马斌教授说,作者准确地把握到了张謇这位开路先锋的精神和情怀的脉动,书名“雏形”二字便是张謇一生高度凝练的写真。这条新世界之路,走的不管有多少艰困和曲折,但都是张謇的人生梦想、事业理想和情怀遐想之所在。
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院长钱荣贵教授说,陈金屏的《雏形——张謇新世界之路》可以慧心巧思、文质兼胜概括。全书以“张謇的新世界之路”为切入口,采取倒叙的手法,首先聚焦张謇建设南通的辉煌成就,继而因果寻因,全面展示张謇实业、教育、慈善、民生的创新实践,最终触及张謇的精神世界,揭示不朽的张謇精神。这种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由果及因,由表及里的叙事方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让读者逐步加深对张謇先生的认知。
南通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謇企业家学院院长单晓鸣表示,《雏形》新书的出版,为南通市张謇研究又增添了新作、丰富了内涵,也能让更多人普通读者深入了解张謇,并希望以明年张謇诞辰170周年为契机,各有关收藏、研究机构、高校,创新思路、齐心协力,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把系列纪念活动办出影响、办出成效,多个维度、多重视角立体地宣传张謇。
(来源:扬子晚报)